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谢敕书奖喻上章表981年9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咸平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臣锡言:臣今月十九日伏奉敕书,以臣所贡封章,特加奖喻。
仰荷皇明之鉴,宁胜光宠之词。
荣抃徬徨,启处无地中谢。)
臣闻敢谏非易,纳谏尤难。
盖以臣下抗言,多致触鳞之怒;
帝王至贵,骇闻逆耳之言。
茍非天鉴昭彰,臣诚果敢,何以见圣主优容之德,何以伸直臣謇谔之心?
所以陶唐盛时,犹设登闻之鼓;
有虞至理,许书告善之旌。
盖思诱敢言之臣,亦欲闻未知之事。
伏念臣遭逢陛下,尘忝谏官,虽精诚之中,思有所报,而激切之志,未有所伸。
近者伏蒙圣恩,荣有差遣,当金殿入辞之际,洎天阶宣上之时,遂以实封,直进御座。
小臣愚昧,所见寻常,妄言军国要机,朝廷大体,退而恐惧,伏待诛夷;
然于忠亮之心,少赎贪饕之罪。
岂期圣造特轸皇慈,优降诏书,褒称贱品。
仍颁御札,宣示群臣,见皇王鉴烛之明,示天地包容之量。
朝廷虽理,而陛下未以为理;
黎庶虽安,而陛下未以为安,自此言路洞开,朝纲益整。
所谓尧惜一夫之不获,舜于一善而悦闻,成汤之德益新,大禹之谟自远。
太平已致,比屋可封,岂独微臣之荣,谅实天下之幸。
臣无任感恩圣、激切屏营之至。
请修藉田书978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咸平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月日,乡贡进士田锡惶恐顿首,献书皇帝陛下。
臣闻农者国之大本也,谷者人之司命也。
古先哲王虑农之不勤也,忧人之弃本也,于是设躬耕之仪,立藉田之礼。
行于国,化于天下;
勤于身,勉于海内。
子履田,谁敢不力于垄亩?
天子执耒,谁敢不务于播种?
所以孟陬之月,择日惟良,一人斋戒以晨兴,百辟肃恭而景从。
载耒耜于车右,就阡陌于国东。
朱纮以饰礼容,青辂以协时令。
春景烛物,和风扇野,千亩之首,三推为先。
内宰诏于后妃,乃献穜稑;
甸人率于黎庶,遂终耕垦。
所以供粢盛也,以之备醴酪也。
天地山川之祭,用兹而给焉;
宗庙社稷之祀,由此而备焉。
是知藉田之礼,乃有五利:劝民不忘本,一也;
农有馀蓄,二也;
俗知廉耻,三也;
政教可喻,四也;
盗寇不起,五也。
用是五利,播于万民,以之兴役则民不雕弊,以之事战则国有馈运。
虽有水旱之灾,不害民也;
虽值凶荒之岁,不瘁国也。
是故上之化下,如玺之在涂;
下之从上,若水之在器。
所以乃稼乃穑,宜自我勤;
乃耕乃殖,宜自我先。
虽有货财,不救饿殍之困;
虽有宝玉,不济灾凶之患。
故历代奉于周制,百王修于藉礼。
汉、魏、晋、宋之主,齐、梁、隋、唐之朝,或立坛以祀先农,或置廪以为神仓。
或过三推之数,或颁万斛之种。
许行之于郡县,或亦因之而赏赉。
今陛下嗣守洪业,勤恤黔黎,四方之书轨大同,九牧之贡输咸至。
坐明堂以布政,居宣室以询贤。
谓小大之狱未明,则慎择法官,喻以无溢之旨;
谓朝廷之政未理,则优容直臣,大启上言之路;
谓贤良未至,则虚伫以待。
前古未行之事,陛下行之;
今日所急之政,陛下修之。
是故五星融明,八谷无害,风雨时若,黎元乂安。
然于千亩之田,尚旷三推之礼。
虽在南之亩,惟西之畴,时歛有多稼之谣,岁取闻如坻之咏,必若载阳之候,或以启蛰之时,命大司农以饬田,诏太常伯以撰礼。
惟月之吉,即晨以兴。
八鸾锵锵,前适东郊之道;
百寮翼翼,相从北阙之下。
鸣苍佩于宸衮,建青旗于帝车。
阊阖来风,振我发生之德;
勾芒司候,佑我播种之仪。
簠簋豆笾,荐先农之坛墠;
耒耜黍稷,列公藉之阡陌。
旭日新景,朝霞暖辉。
千乘万骑,列于左右;
金根玉辂,俨于威仪。
有司赞礼以降车,侍臣肃容以进耒。
绮畴奋一垡之土,褕衣献五稼之种。
然后三公继礼,九卿就列,庶寮迭耕,黎民终亩。
于是顺阳和之德,以农为先;
示稼穑之艰,以己率下。
以金石丝竹,感和悦之怀;
以赏庆锡赉,助礼容之盛。
加以发如纶之诏,降藉田之仪,俾诸侯行之以兴稼政,俾远民观之以知帝心。
即民之趣耕,若忧风雨之至;
民之务本,不遗天地之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丰而识廉耻,则末作自归于农亩,游民必复于田业。
岂徒粢盛是供,牺牲是养,实将人心无趋末也,民力无枉用也。
必父诲其子,兄勉乎弟,不使遗地利,失天时。
桑麻之勤,由农而繁矣;
鸡豚之蓄,由农而孳矣。
民以之祠祭则有备,以之赋役则不困,以之馈饷则成礼,以之拯恤则为仁。
若是皆陛下跻之于富寿也,由陛下致之于安逸也。
既安且逸,则和乐之气感乎天地;
既富而庶,则礼让之风行于邦国。
天地感,礼让,所以麟凤集于郊薮,图书出于河洛。
故臣以为千亩之耕,五利斯得,其实在兹。
愿陛下宪章《周官》之礼,沿革唐朝之制,躬亲黛耜,勉励黔首也。
武后,女主也,犹俾中和之节,咸献农书;
昭帝,幼主也,犹弄钩盾之田,垂芳史策。
矧陛下功业高于往古,文武冠于前王,虽仁禹圣,才可同涂;
汉祖唐宗,未堪较德。
而犹阙于藉礼,何以示于黎元?
惟陛下俯循采菲之言,幸复躬耕之礼,无俾前代之主,独擅务农之美。
臣不胜罄伸诚请之愿,谨昧死奉书以闻。
臣诚惶诚恐,顿首再拜。
陈州谢恩表990年1月8日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咸平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臣锡言:臣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蒙恩改授官资,兼受敕权知郡事,已于今月八日上讫。
祗膺朝命,颁守诏条,内省非临莅之才,外任当重繁之寄。
感载恩宠,虽实知荣;
夙夕忧惶,何以致理中谢。)
臣每念文学之性,固无所长;
谅直之心,庶几有补。
始自秘省,擢升谏官
初上封章,遽蒙听纳。
寻下御札,遍求直言,仍赐臣敕书,以示嘉奖。
以臣所言者罢交趾之役,以臣所谏者去髡钳之刑,其馀所陈,不敢备述。
敕书喻臣曰:「今后凡有见闻,更在无辞献替。
或行或寝,断自于朕心;
尽节尽忠,勿渝于尔志」。
臣所以尝思启沃,上答圣明,每有见闻,必陈章疏,非敢沽直臣之誉,但欲酬英主之知。
臣盖远人,幸逢昌运。
冒涉遐阻,入关知蜀道之难;
孤苦○丁,挈家比秋蓬之转。
遇陛下初登宝位,亲主文衡,于七十四中,忝第二人及第。
不数年,列在遗补,带馆殿之职;
先前年,擢知制诰,为侍从之臣。
忝幸若斯,报答无所。
去岁稍因愆亢,方轸念劳,臣奉敕于太一宫祷告灵仙,祈求雨雪。
臣所以输忠罄节,因事上言,言多狂愚,事颇切直。
天聪采听,亦有施行;
圣慈优容,幸无罪戾。
洎陛下受宝策以新徽号,御正殿以朝千官,臣以岁节假中,先受恩命,为差出则无例告谢,未朝谢则无因立班。
行事捧策之仪,空思佩委;
祝寿称觞之礼,不与山呼。
恋阙之心,但倾葵藿;
颁条之寄,若履冰渊。
朝廷重委之荣,惧不克荷;
交亲相勉之意,亦有所闻。
以臣屡因上书,致兹落职。
虽文翰之职,岂臣所能;
而物论之间,以臣为诫。
心匪石,虽获罪以宁辞;
众口若钳,岂达聪之有补?
况臣迹疏性拙,言直道孤。
虑公事之阙遗,去天颜之咫尺。
敢不躬亲郡政,上副忧勤;
佩服官箴,免孤任使。
然锡尽心无愧,期百生酬君父之恩;
揣分自知,重两制比神仙之职。
泰州乞替状1000年12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咸平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右,臣辄披丹恳,上黩皇明,仰祈临照之恩,俯鉴忧虞之抱。
至道三年,蒙恩差与魏廷式勾当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事,因魏廷式三司使陈恕已下犯大不恭罪,为所奏与御史中丞李惟清所奏不同,臣所以不敢同其所奏。
自是魏廷式与臣不和,以此上章乞归馆殿。
适值三馆中差安德裕、席希叟、韩援、宋镐、王纶、李建中、张复、曾会、乐史、路振等出典州郡,时闻圣意谓臣亦求差遣,遂有敕差臣知泰州
臣以本无意求出,祗为魏廷式性识粗疏,难与之久处,臣所以先自求退,乞归馆殿。
因诣崇政殿告乞免此差遣,圣旨未允,臣更不敢辞免,遂等候春水进发。
未进发间,伏睹二月五日御札以彗星见,令臣下各陈所见,臣遂于三月七日上章。
是日至未时,宣召顾问,蒙恩以临行特有颁赐。
八日,朝辞。
九日,复进封札子。
十一日中使至,再宣召于崇政殿西阁顾问,仍蒙金口问喻甚日进发,祗半年与替。
兼奉圣旨:或有事要面奏,但乘递马赴阙。
臣到任上事后,寻发奏谢,状中亦略言讫。
盖州郡常事,可行即行,不足更烦圣听。
但忧离违陛下左右之后,或有谗谤,所以臣不遂半年与替之诏。
臣今在任已二年八个月,三逢圣节,以官秩未满,朝觐无由,不获随班上寿。
所谓身在江湖之上,心归魏阙之下,挥涕感恋,情不能忘。
虽夙夜在公,敢不惕励;
而旦夕望替,盖忧疏遗。
去年曾具奏闻,为臣男长城与即今知兴元府国子博士许逖家结亲,于今年四月成迎讫。
许逖始因官在泰州居住,臣久在任,虑非稳便,愿归京师,且在馆殿供职。
伏望圣慈,允臣所奏。
斩马剑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
直言贻祸,虽君子之自知:杀身利君,固忠臣之所乐。
是以奋刚肠而不顾,蹈烈节以如归。
每观史氏之书,景慕朱云之节,诚坚若金石,气烈俟风雷。
其悦善也,若行潦之趣江河;
其嫉恶也,若秋鹰之逐鸟雀。
张禹之大佞,请利剑而欲诛。
犯天颜,触逆鳞,言切直以无疑,气慷慨而不慑。
百寮为之耸惧,一人为之赫怒。
持之下殿,将寘于法。
庆忌党其直也,故成帝霁乎震威。
丹墀之折槛弗修,青史之芳名遂远。
千载之下,英魂若生。
愿扬直臣之名,以赞尚方之剑。
曰:
三尺秋色,百鍊刚德。
玉匣深藏,金玦为饰。
直臣勃然,就帝请焉。
诛奸气作,抗节词专。
庭辱贵重,天威震动。
言虽上闻,剑不克用。
锋锷应飞,英灵何归?
载怀美事,含毫发挥。
白兽樽铭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咸平集》卷一四
君好谏,则直臣进而邪臣退;
君好谀,则佞者安而忠者危。
悦佞忌忠,翘足待亡邦之祸;
斥邪用直,反掌有太平之期。
当晋运承金,武帝莅阼,鉴往君之理乱,详前代之兴亡。
思得嘉谋,渴仲山而补衮;
愿闻谠论,慕大禹之拜言。
于是庭设酒樽,樽施白兽。
使献言之士,謇谔之臣,将欲排金门,扣玉阶,抗真诚,吐忠谏。
必得挹酒浆而见志,干旒冕以犯颜;
法膳夫之佐樽,诱随季之及霤耳。
佩玦者知其有断,珥貂者表其外刚。
招虞人以弓则不来,赐武夫以钺则专杀。
皆用物以旌其意也,饰外以知其内也。
所以虎者,取其威猛,以壮其心,冀无触鳞之惧;
酒者,取其醇和,俾悦其性,以生沃心之谋。
所谓君诱臣之谏也,臣合君之道也,得泽山相感之理,见地天交泰之心。
锡以为感之以诚,则纯信之士来;
感之以恩,则死节之士至;
感之以信,则慷慨之士进;
感之以言,则鲠介之士归。
成汤待士于总街,齐桓录言于宝法,皆降尊严而下卑贱,示诚信而求吁谟。
岂不大臣固宠则惜言,小臣怯威则惧谏?
苟汲善之诚未著,好谏之志不专,则上之过失或未闻,下之精诚有未尽。
则面柔曰戚施,口柔曰籧篨,蔽我聪明,壅我嗜欲。
故君见兽樽在下,则惕惕之志不得不警戒而守也;
臣见兽樽在前,则谔谔之心不得不愤悱而发也。
所谓挹之以忠言,酌之以直谏,味之以醇和之德,器之以公共之道。
茍念终以入始,慎末而固本,则善旌谏鼓,又何异焉!
夫诱谏在乎樽,而用谏由乎君。
且臣非以直言为难,而君以从谏为难;
从谏非难,辨惑为难。
其有丰珍厚货以移君心,君则离法而悦之者;
有悲色哀辞以移君心,君则离法而悯之者;
有密姻近戚伊优相摩以移君心,君则离法而惑之者。
是知执一御众,君之明;
顺谏如流,君之道。
苟异于是,樽实虚设。
因铭之云:
白虎之象,为樽之饰。
壮彼瞻视,来其抗直。
壅蔽斯闻,谟猷必陈。
上或违道,下得触鳞。
君或怫谏,臣敢爱身。
君臣相济,上下交亲。
茍忘念理,惟欲是恣。
虽设斯樽,适为虚器。
端平三年十月上进故事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九七、《铁庵集》卷四
端拱元年三月,上谓户部使李惟清曰:「朕读《汉书·贾谊传》,夜分不知其倦。
谊当汉文时,天下始平,指论时事尤为激切,至云长太息、堪恸哭者,盖欲感动人主,不避触鳞,真忠臣明国体者也。
今廷臣有似此人者否」?
乾道三年九月吏部尚书陈俊卿进对,奏:「自古惟唐太宗能导人使谏,所以致贞观之治」。
上曰:「每读太宗事,未尝不慕之。
若德宗之忌克不乐人言,未尝不鄙之」。
退御经筵,命讲读官稍前,曰:「朕虽无大过,岂无小失?
卿等不闻有所规谏,若只备位,非所以望于卿等」。
直言非人臣之利也,其拳拳忠君爱国之意实发焉。
和悦以受之,犹恐其有所畏,况可拒之乎?
委曲以来之,犹惧其有所隐,况可疑之乎?
太宗皇帝读《贾谊传》,取其太息恸哭之忠,进户部使而语之曰:「今廷臣有似此人者否」?
孝宗皇帝唐太宗事,慕其导人使谏之风,命讲读官稍前曰:「卿等不闻有所规谏,何也」?
读前史而感慨,呼臣工而丁宁,叹其无此人,其愧耻之者深矣;
责其无所谏,其激发之者至矣。
端拱咸平间田锡之辈出;
乾道淳熙间王十朋之辈出。
、十朋辈忠爱根于所性,固不待于愧耻激发;
中人之性则不能无待也。
自夫进谏者之不力,始而锐,中而疑,徐而婉,迨其怯也,以激为讳矣。
自夫受谏者之不乐,始而听,中而容,徐而玩,迨其厌也,有拒焉而已矣。
其臣得无愧于贾谊,其君得无愧于太宗乎?
然则为人臣者当竭其忠爱之实,而毋以阴拱默视为便;
为人君者当察其忠爱之实,而毋以取名卖直为疑。
主圣臣直,此治世事也,此祖宗家法也。
故臣恭陈二宗宝训,以裨明目达聪之万一。
宗室故左领军卫大将军高州团练使青州观察使乐安侯墓志铭(并序康定二年五月 北宋 · 吴育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七三○
国家神明之后,德盛流光,本支扶疏,祭盟雄之固者,盖振振然。
时诸邸而序环尹,有若故左领军卫大将军高州团练使承遵,宣祖皇帝之曾孙,秦悼王廷美之孙,赠忠正军节度使江国公德钦之冢子。
生而警秀,见推公宫。
□就外傅,幼仪夙成。
□□若□禁。
累迁至检校太子宾客左领军卫大将军使持节高州诸军事高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兼御史大夫,积阶金紫,策瞕上柱国,开国天水郡为公,食采户二千五百,真食户二百。
累圣睦族,皆优其奉,而不诿以事。
公从容朝谒之暇,挥清弦,设雅具,得名教乐地,有以自□,故非僻无间而入。
性刚以正,虽家人不见其情容。
斯皇宗之令子弟,宜其永锡难老,崇树懿蕃。
曾未登年,裁四十三而殁,实康定辛巳岁三月甲子也。
拖绅之前,嫔官亟问,国医诊视。
既以不起闻,皇上震悼,即日辇如其第,以介鬯临奠,一不视垂拱朝。
申遣内侍职其丧,出中金赠赙,瘤章至青州观察使,追告以乐安侯印绶。
哀荣之数,皆称情而立文,无一鳇礼。
□□□□圣王之所以□□□,教民广爱,繇近者始,如此其笃也。
母白氏,前夫人符氏,继室以田氏,封信都郡君
子七人,曰克虔、克臧、克观、克想、克岐,皆为卫府率;
曰克偃、克奂,尚幼。
女五人;
长适右班殿直刘希及,封长平县君
次适右班殿直李惟清封乐安县君
三未适。
即以其年五月丙寅,葬于汝州梁县新丰乡行春里,从先王先公之宅,□合符氏之室也。
供备库副使、带□器械于□□□其事,有诏掖垣摭实以纪。
铭曰:
惟天右□,越□皇家。
族衍椒实,光饼棣华。
既□且□,□事以嘉。
云胡不淑,遽此有涯。
□华斯载,坚□与遐。
御书院玉册官孙信臣永昌刊。
赡军侄墓志淳熙三年十一月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五、《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四
淳熙乙未闰月二十五日晚,予诵书罢,方奕,忽得兵部侍郎周公报,云汝消息不佳,吾歛奕不胜悲。
或言虚实未可知。
俄收弟济报,果然,即以翌日成服。
曾大父讳恺,晦德弗辉。
妣张氏,以年百岁特封孺人
大父讳载,累赠中奉大夫
妣陈氏、张氏,皆累赠淑人
考所生母曾氏,亦累赠淑人大丞相太师魏国忠献公张公大书题其墓曰「有宋直臣胡铨所生母孺人曾氏之墓」,参政大资李公光赐之铭。
考讳锋,一名铸,从父通判靖州府讳份铭之详矣。
吾名汝曰潚,字曰几道
长以孝友闻,学作赋诗,尝偕计不偶,归益温故学。
乾道癸巳,吾时任敷文阁直学士,以南郊恩次当奏弟浃,浃曰:「有同堂兄某在」。
遂奏汝。
是年冬,孟弟泳之官金陵,澥之官会稽,吾送至江东,假馆秣陵驿,汝始受官来省,实淳熙改元夏六月也。
至秋八月乃去,泣曰:「明年当复来」。
明年夏四月伻来,言已抵行在所类试,试已即觐省。
吾喜甚,令扫室以待。
秋八月二十有九日,书忽来告疾,且云取道三衢以归,吾怅然惘然。
及闻讣,乃知卒于寿昌县之寓舍,实吾得告疾书之日也。
享年四十有三,同途女弟之夫迪功郎易君嘉谟实歛之。
呜呼哀哉!
汝病吾不知时,汝歛吾不知日,哭不得凭其棺,堋不得临其坎,事同退之,情分越之。
自今以往,教汝子待其成,长汝女需其嫁,亦不忘退之之誓。
呜呼,尚忍言之!
先是书来,言选授迪功郎、监潭州衡山县户部赡军酒库,待次三年。
近闻奏荐人未食禄而死,许改奏其子,当试图之。
娶同郡李氏,左奉议郎、知邵州邵阳县文度之女,丙申六月十二日亦以疾终,享年四十有四。
男二人,舣、栵,皆向学。
女四人尚幼。
济与其孤以其年十一月庚申附葬汝于吉水县中鹄乡毛塘之原所生母曾氏墓之左。
李氏以丙申八月壬寅附葬于汝墓之左而不同藏,是为铭。
中书舍人孔公墓志铭元祐六年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九、《苏魏公文集》卷五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中书舍人新淦孔公讳文仲字经父
其先出鲁曲阜苗裔宣圣之后。
袭王公封者逮今四十八世,皆居曲阜
其支属散处四方,多有闻于时者。
而公之六世祖曰绩仕吉州衙推,卒官不复北归,因家新淦
新淦今升为军,号临江,其子孙遂为临江军新淦人
衙推之曾孙处士君讳文质,公之曾祖也。
皇赠光禄少卿讳中正,公之祖也。
尚书兵部郎中、赠正议大夫讳延之,公之父也。
公世儒者,少禀义训,知自刻苦。
经史传注、百氏子集外,至于天文、律历、算数之书,无不识于心而诵于口。
其议论浃洽、讲解精辨,诸宿儒老生往往不能出其右。
嘉祐六年,随乡贡至礼部,奏名为天下第一,廷试擢进士丙科。
初,正议公出白屋,起江表,登庆历二年乙第,至是公又以文名振场屋。
二季武仲平仲相继举太学,试南宫,皆取甲等,故当时语文学高第者,以公家为甲族焉。
一命试秘书省校书郎杭州馀杭,再调南康军司理参军
正议使湖北,请解官侍养。
满岁,用荐举升台州军事推官
熙宁三年,诏举贤良方正之士,龙图阁学士元公绛、天章阁待制吴公中复,以公应诏
召试秘阁,论在第一,对制策入三等上。
是时朝廷方大有为,辅臣建议以谓祖宗法度至此已敝,当悉更改用事之人。
争言理财、训兵以合其说,而言事者不以为便,继被谴斥。
而公之策亦不以为便,故执政疑相与表里,奏黜不收。
趣还本任。
既归,值监司旁午,商度利事,皆公策言不便者,相持甚久。
未几,公丁内艰去职遂止。
服除,除充国子监直讲
时学者方用王荆公经义进取,以公不习是学,换三班院主簿
武选日受牒诉不下数百,求官者至有相诟竞于庭。
主判悉以诿公,公为剖析曲直,得与不得,一语而决,人人莫不释然。
著作佐郎通判保德军
军城依山居,人常苦井饮不足,时有泉出城东山腹,挈瓶者又难于出郭,公奏展城围其泉郭内,城人以为非止便于用汲,亦可以为守禦之备也。
官制行,由宣德郎奉议郎还朝,法当得便官,属火山军通判,格用进士,有不悦公者因以命之。
二垒相距才数舍,俱号穷僻。
公适自彼至,未旬月,复被遣,亦不辞而往。
至则修举废坠,督责吏胥,案边琐、辑民务,武守赖以成绩。
元丰八年夏,覃恩转承议郎
今上初纂嗣,太皇太后同听政,相司马文正公,稍复故事,擢用旧人,以毗初政。
元祐元年召公秘书省校书郎,近臣荐谏官者八人,以仪曹方讲庙朝之制,擢公为礼部员外郎
神宗庙配享功臣,众意多在王荆公,公曰:「精忠贯天地,功利及社稷,赠太师郑国公富弼,乃其人也」。
众不能夺,卒用郑公配享。
有言皇族称谓,惟杨王、荆王得曰皇叔,馀疏属当各系其祖,若唐人称诸王孙比
公曰:「主上新即位,宜广敦睦之义,不当疏间骨肉」。
前议遂寝。
二年,自朝奉郎起居舍人左谏议大夫
公素怀致君及物之志,既在言责,益思自效。
每朝廷政令之出,无不深求其得失之迹,以告于上。
前后陈数十事,或用或不用,义之所在,亦不为时之誉诽而回。
未几,迁中书舍人
偶寒疾,未拜命,犹谓所言未尽,惓惓不已。
一夕草奏三千馀言,首论「前代英哲之君容受直谏,其始勤终怠,或致危乱。
愿陛下鉴此,听纳谠言,常若元祐之初,则天下幸甚」。
明年春,同知贡举
尝谓士之挟艺以干进,升黜当否,系有司之勤堕。
于是昼则据案以稽参程衡,夜则篝灯以点定朱墨。
前日之病犹未间,而治事不废。
同僚觉其剿瘵,因语以法有疾许先出,不尔且就枕,毋宜自苦如此。
公曰:「居其官则任其责,岂敢以疾自便」。
其勤如此。
卒至于大病。
及事毕,奏榜归第,未旬朔,是年三月二十一日以不起闻。
呜呼!
竭力奉公、以躬徇职如公者,几何人哉?
古所谓以死勤事者,其行虽异,而其徇一也。
两宫览奏恻然,下诏厚恤其家。
及丧归,又命其季弟集贤校理平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俾得以抚孤弱而视窀穸也。
士大夫识与不识,闻之皆失声嗟悼,以为朝廷丧一直臣
翰林苏公子瞻往抚其柩曰:「世方嘉软熟而恶峥嵘,相师成俗。
求劲直如吾经父者,今无有也」。
予与正议公同年进士,从游有素,熟昆仲之才美久矣!
熙宁初,予方谪官居京师,杜门不接外事。
一日龙图宋公次道惠然见访,曰:「被命初考制科,得孔君策九千馀言,当世利病尽于此矣。
仲舒之博,刘蕡之直,无以过也。
然时议以为书等过优,国朝故事无有此比,考官行得罪矣」!
予骇曰:「方朝廷求贤如饥渴,有人如此而不见录,岂其论太高而难合耶?
抑言太激而取怨耶?
然圣明在上,斯人岂终抑不用者乎」?
它日闻吴丞相欲置之台阁,才得学官,而人已忌之。
连蹇十馀年,今上遂擢用之。
士论以为圣贤相值,乃志士可行之时,天下亦翘足以待其设施。
然而未阅再岁,而天不畀寿,使不得竟其素志。
惟见于言者,可以纪述以示后观,则知其所存也。
元丰四年,王师问罪夏台,兵夫数十万皆出保德境上。
军须百用,通判专任其责。
虽趣办应猝,措置无乏;
然兵久不解,边人厌苦。
公上疏论其不便有三,曰:「大兵未出而人夫预集,一也。
河东雇夫,劳民而损费,二也。
诸路出兵,首尾不相应,三也。
盖虞、夏、商、周未尝无外患,而怀柔制禦之要不在彼而在此」。
去岁议役法者,有以雇为是而差为非。
公曰:「诸言此者,败法乱俗之本,不可不察也」。
议科举者或以经义、诗赋、策、论为四场,或以经义、诗赋为两科。
公曰:「四场是也」。
又谓内降除官出唐之衰政,圣朝不宜有此。
后因日食七月朔旦,上封陈五事曰:「邪说乱正道,小人乘君子,外患陵中国,斜封夺公论,人臣轻国命。
察此所以消厌灾异也」。
凡所言多切直拂时,人为危惧,而上常察其诚意,多为容纳。
又言朝廷起处士、侍经筵,所以崇进道义也。
而希附者众,致兴党论,使人不安其分,浸不可长。
执政罢不以大故,宜全进退之体。
散官领州,恩礼非称。
王氏经义今格不用,而其亲党有专守其说者,不宜置之朝右以蔽惑后进。
熙宁用事之臣有主新法而挠民事者,谪逐日浅,未宜内徙。
有榷盐利而酷刑罚者,请命案实,以正其罪。
上皆施行如其言。
由是论之,居位虽不久,而其志得行,固不为少。
于士望虽未厌,而于公志亦无慊然也。
公为人恬介,自守持重,寡言笑,尤不事请谒。
馀杭日,转运使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复趋府。
人问其故,对曰:「于府无事也」。
在朝非公事不见执政,法许同谒亦不往。
与人交不为茍合,久乃见其情至。
前年予忝秋官之命,因上奏曰:「智识明敏、操守专固,臣不如孔某,请以代臣」。
公知亦不谢。
及公再迁近职,荐今彭紫微汝砺黄左司廉自代。
吕丞相称之曰:「孔君能举类矣」。
二公相继进擢,公不以为德。
其接物以诚,无外饰,多此类也。
性喜饮酒,饮益多而色益庄。
其中皞皞然若有所得。
平居未尝问家之有无,内外洒扫之际,家人咨所以处画后事,惟答以无事。
此岂其信道笃而知命至者耶?
享年五十六。
死之日,家无馀贮,惟有书五千卷,皆手自校辑者。
遗文若干篇,某人集为五十卷。
公举进士时,故紫微吕夏卿南省点检官,得公卷曰:「词赋赡丽,策论深博,其文似荀卿、子云」。
主司以为知言。
推此言而可以知其他述作之体制也。
夫人清江县萧氏,同郡处士淇之女。
一子,曰元方。
用公遗恩补承务郎
三女:曰保姐、曰馆姐,皆幼;
曰荣姐,早亡。
初,公熙宁中正议公忧,未几,母夫人仁和县杨、祖母仁寿县刘相继弃养。
值岁之不易,并举三大丧,而祖茔无可葬者。
遂谋去新淦而宅九江,卜德化县某乡某里之某穴吉,躬冒山谷,涉历寒暑,不数月而冢宅成,未终丧而室堂具。
乡人见其区处,咸以为得礼之实。
及公之丧归,集贤君挈其孤,相地之宜卜某山某穴又吉,于是元祐六年某月日时,克襄大事,去正议茔相望数里而近,凡域兆堂舍亦如其制。
此又得孝子善继之义也。
前期二季以德铭见属,又得建康张举状公履行甚详,姑摭其大槩,及尝所闻见者以为之铭。
铭曰:
远矣孔氏,四十八世。
曲阜旧封,褒成是继。
旁支屡迁,或越或冀,新淦之族,源同流异。
是生紫微,凤举鸿仪。
父子昆弟,出逢圣时。
高文大策,陈当世之宜;
嘉谟谠议,为天子所知。
元祐初载,乾坤交泰。
公为诤臣,朝夕纳诲。
言无隐情,病不辞惫。
耳目之寄方宣,股肱之亏已逮。
公生贡章,有墓浔阳
先君之侧,又为公藏。
上思遗直,厚恤其丧。
爰命介弟,出使江乡。
言瞻庐岫,幽堂斯构。
蠡泽出其南,岷汉流其右。
虑岸谷之或迁,勒铭而示后。
是为有宋之名臣,宣尼之遐胄。